我們都知道茶在我國的歷史悠久,如果說要追究時間,那么它的出現(xiàn)大概在4700年以前,而他的發(fā)展,在各朝各代也經(jīng)歷了不一樣的階段。茶在我國是怎樣一步一步興起的,茶文化又是經(jīng)歷了什么才慢慢融入在茶水之中?
把它分為了五個階段,第一個階階段的時間是在周朝到西漢這一段時間,這一時期是人們開始喝茶的初級階段。也就是周朝到西漢這段時間,上流的官僚社會,還有底層的百姓,都開始慢慢地學(xué)著喝茶和習(xí)慣喝茶。他們飲茶的主要方式并不是清飲,而是當(dāng)作食物,也就是茶之中加上油鹽醬醋等各種調(diào)味料或者是其他食材一起烹煮,用來當(dāng)菜吃。而煮茶也是一本正經(jīng)的煮,就像我們今天煮湯一樣。而這種做法呢,是一直延續(xù)到宋朝,才慢慢的變成了飲茶水,但方法不是泡還是跟煮湯一樣的道理。
第二個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,到了這一個時期,喝茶不僅僅是喝茶了,而人們已經(jīng)開始往茶水里面注入精神糧食,也就是茶文化的萌芽時期。這段時期里面文人們開始賦予茶一些文化色彩,而民間也開始賦予茶一些禮節(jié)性的色彩,例如我們所知道的下茶禮,之所以有這個下茶禮,是因為茶樹不能移植,人們便將他與一女不侍二夫相結(jié)合。
再到唐朝,這一階段是茶文化興起的一個重要轉(zhuǎn)折點,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,茶文化變得豐厚多彩,而關(guān)于茶文化在唐朝之所以能興起的原因也有四個。第一個唐朝期間,皇家提倡佛教,特別是武則天時期佛教最為興盛,而佛家弟子為了防止打坐的時候打瞌睡,便會以喝茶為提神。第二個原因便是朝廷的提倡,喝茶有醒目作用,而科舉考試中為考生們提供的飲料便是茶水,凡是喝過科舉考試中的茶水的來自遠(yuǎn)鄉(xiāng)的考生們都會將這一種飲料帶回家鄉(xiāng),也就是從另一方面讓茶變得更為普及。
第三個方面便是唐朝詩風(fēng)興盛,詩人們作詩喜歡飲酒助興,如李白,白居易的都非常喜歡飲酒,然而并不是每一個詩人都能如李白這位詩仙一般,于是便在做事過程當(dāng)中以茶代酒,這樣茶也就添加了許多的詩情畫意了。而第四個原因自然是源自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,《茶經(jīng)》是中國史上的第一部,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,關(guān)于專門研究茶的著作,其后所做的茶書都是以陸羽的茶經(jīng)為基礎(chǔ),因此茶經(jīng)在唐代的普及,也將茶帶入了另一個境界。
再到宋朝時期是茶文化最為興盛的一個時期,是在這個時代開始提倡清飲。在這個時代的茶被賦予了更多的美好的品質(zhì),以及賦予了茶藝術(shù)色彩,在指甲蓋大小的茶葉團上面雕龍刻鳳,敬獻給皇上,其精致程度不可不服。而茶能在宋朝時期興盛,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和宋徽宗有關(guān),宋徽宗趙佶與歷史上的幾位皇帝(南唐后主李煜,明朝正德皇帝)十分相似,那就是才華安錯了地方,宋徽宗趙佶,雖然作為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亡國之君,但是呢,拋卻政治貢獻,他的才華還是值得一提的,宋徽宗書法甚好,山水鳥畫,也不在話下,而他本人有一個愛好便是喝茶。而除了喝茶,他還喜歡干的一件事情,就是斗茶,說起斗茶就是每個人按自己的手法烹飪茶葉,然后互相品嘗,看誰煮的茶比較好喝,便稱之為斗茶。也因為他的這個愛好而傳到了民間,因此也在宋朝民間掀起了斗茶的游戲之風(fēng)。
再到了元明清時期,茶葉又發(fā)展了它的另一項功能,那便是經(jīng)濟,元明清時期,我國的茶葉就已經(jīng)遠(yuǎn)銷售到東南亞,日本,歐美地區(qū)。以上便是如何在我國一步步的興起,一步步地被賦予文化內(nèi)涵的過程了。